沉舟为慕 发表于 2018-9-5 17:02:16

新政策出台:集体土地流入市场,整治乱象

本帖最后由 potato 于 2018-9-5 17:11 编辑

社会在不断发展,表面上越来越风光,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制造业生产创下新低,出口的下滑已经持续五个月,人均消费能力骤降……这种种迹象,都在传达着同一个信号:目前的经济形势,很不乐观。http://www.aqnews.com.cn/uploadfile/2017/0522/20170522104948681.jpg
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政府,都对基建寄予厚望,然而,还没等到它对经济促动的显现,就先背负了巨额的债务,若说还有什么可取之处,也就是公路的屡次翻修了。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三四线城市,通过棚改等诸多方式,试图带动发展,现在,政府又把目标,转向了农村。
http://www.ahyingjiang.gov.cn/uploads/allimg/170119/108_170119110756_1.JPG
根据相关法律,农村的集体所有地,是不可以出让,用作非农业建设的,这就使农村土地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正因为这样,这些还没有经过开发的土地,就成了政府眼里的香饽饽。利用集体土地,建房租赁,政府和农民都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如此一来,随着国家逐渐松绑农村的土地,农民就会意识到,土地的一个新用途,可以换钱,这也是在变相地提高农民的消费意识和能力。而土地的流转,就是农民富起来的前提。
众所周知,农村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以及经营权,前者归集体,农民具有承包权,至于经营权,则可以选择出让。三项权利的分置,重置了土地的生产方式,通过经营权的转让,实现了规模化的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使用家庭承包制度,来划分农业耕地,然而随着人口的流动,原始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的现代需求。
http://www.nctudi.com/upfile/newsimg2/2015/09/22/20150922150556.jpg
经营权的正式确立,不仅可以让耕地的分布更加集中,便于规模化的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加粮食的产量。还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加入生产活动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农民如果将土地转让,也是可以拿到钱的。在新政策的引领下,大批闲置的土地,流入市场,尤其是在城建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现在,1300万公顷的农村集体土地,可以有效地解决房源供应的问题。城市与农村间的人口,如果可以增大自由流量,农民在市场中,可以获得的收益也更多。
楼市泡沫化越发严重的同时,经济发展也到了瓶颈期,但政府并非已经束手无策,农村便是一个可以挖掘的好市场。土地开始流通,消费逐渐升级,就是城乡未来的发展方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政策出台:集体土地流入市场,整治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