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要烦了
标题: 钟山文艺讲坛| 评《李清照》:陶琪展现诗人气质 [打印本页]
作者: lichen 时间: 2018-7-22 11:56
标题: 钟山文艺讲坛| 评《李清照》:陶琪展现诗人气质
7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陶琪将作客讲坛,分享她的越剧情怀。敬请期待!
《李清照》剧照
1999年,陶琪凭借着她那台以越剧《柳毅传书•牧羊》《洞房文武错•偷钥匙》《劈山救母》《祥林嫂•天问》四个折子戏为组合的个人专场,以及以她主演的大型越剧《侯门之女》,给北京的严冬带来了沁人心脾的江南春风,贏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梅花奖评委们的一致赞扬,荣获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为南京市这一奖项零的突破做出了贡献。
获得殊荣后的陶琪不仅没有陶醉在喜悦和赞誉声中,而是更觉得任重而道远。艺海无涯,她深感责任重于荣誉。她一如既往地勤奋学习,全身心地投人到下一个角色——李清照的艺术形象创造之中。
大型新编越剧《李清照》可以说是著名中青年剧作家罗怀臻特为陶琪度身打造的精心之作,讲述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精彩和坎坷的一生。这部剧结构严谨,气势恢宏,以《点绛唇》开场,以《声声慢》作结,全面表现出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天真烂漫、青年时代的甜蜜幸福、中年时代的颠沛流离、晚年时代的悲苦凄凉。
《李清照》剧照
众所周知,越剧一直是以虚构才子佳人爱情故事和民间传说等为题材、以温文尔雅、轻歌曼舞的表演风格为特长的戏曲剧种。然而,越剧《李清照》却是以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为创作选题,来塑造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的,这不失为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创意。
“李清照在剧中的形象跨度非常大,从少年时的才华横溢,到中年时夫妻相伴,再到老年凄楚境地,这对扮演李清照的演员来说,有较大的表演难度。”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说。
“越坛才女”陶琪的演出,是该剧最大亮点。她在剧中展现了古琴、书法等多种才艺,更以精湛的表演将李清照的少女之纯、少妇之爱、中年之悲和暮年之哀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陶琪扮演的李清照不仅演出了花旦的清纯靓丽、青衣的端庄娴雅、老旦的苍凉遒劲,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她体现出的女词人浪漫敏感的诗人气质。
李清照可谓一代词圣,婉约派之代表,她的一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纤细情感在她的诗词中处处流淌。
繁华落尽,《金石录》成,一首首绝妙之词像涓涓细流绵延不息。不同时期的词里有不同的李清照,词就是李清照的心声,南北宋江山变革下文人墨客的义愤与无奈溢出字句。无论是小情还是大义,都在一阵阵秋风中,已随东篱下的枯黄一同碾化飞尘,只有陶琪深情吟唱的余音,伴着后人对李清照的阵阵唏嘘,一点一点沉浸、冗长……
以一个文化人的心态走近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去揣摩、去挖掘、去营造一种诗人的冰清傲骨和书卷之气——这是陶琪饰演李清照的独特之处。
欢迎光临 找对象不要烦了 (http://bbs.cz1.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