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楼市大家谈(quanadcom)
“存钱还是存房”也是一个老话题了,无论是富人还是底层民众,第一反应都是买房,一方面是因为房价仍然保持持续性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是因为房产在保值性上的优越性,而最终令大家选择买房的,还是因为人民币的贬值。房价上涨,物价上涨,最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的贬值。

实际上,普通民众更加期待于人民币升值,尤其是受到“美元升值”故事的影响,说是当初美国人带着一笔美元在中国居住,几年后回到美国,由于美元的升值,等于自己在中国多年的生活几乎没花钱。在普通民众眼里,人民币贬值是并不乐见的,尤其是在收入增加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情况下,贬值只是给民众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而民众执着于买房,也是因为人民币的贬值。然而,人民币的升值只会让普通民众更加买不起房,日本就是典型。
普通民众抗拒人民币贬值?日本先例在前,人民币贬值只会让房地产更加膨胀。

上世纪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让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80世纪的日本人毫无疑问进入了经济的黄金时代,经济上的优越致使日本人自信心极度膨胀,疯狂的海外房产投资甚至引起世界的轰动,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房价同样呈现全面暴涨的状态,而日本房价的暴涨,归根结底似乎并不是因为经济的腾飞,而是广场协议的签订。
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之下,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广场协议,在此协议的影响下,日元开始迎来快速的升值,日元的快速升值毫无疑问给日本人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资本,然而对于本国的实业来说,却是灭顶之灾。众所周知,日本只是一个岛国,国内市场有限,日本实业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而日元的相对升值势必给日本出口贸易带来冲击,因此对于日本的实业而言,实际上是一记沉重的打击,在日本实业全面开始萎缩的情况下,只有一种行业异军突起,那就是日本人的房地产。

日元的升值致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放宽货币政策,采取连续性调低利率的手段,而在房贷是买房主要依靠的日本,其实是变相地鼓励买房,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不受控制地迎来房价的暴涨,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形成反差的,是日本实业的进一步倒退。终于到了90年代,失去实业支撑的房地产终于难以为继,迎来楼市泡沫的破裂,房企的大量的跳楼现象也令人心惊肉跳,同时也向中国人发出警示。

中国民众一方面苦于人民币的贬值,抱怨买房压力过大,以为人民币的升值能够给自己减轻买房压力以图一时之快,然而长此以往,首先受到伤害的,只是家底不厚的底层民众,别说是减轻买房压力,首先就是买房更加艰难。
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