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电视上抗日神剧饱受诟病,可即使是在抗日神剧中,日本兵也没有难么不堪,虽然偶尔有愚化日本兵的情节,却经常极力展示日本兵有多不怕死,在影视剧中,伪军多是抱头鼠窜跪地求饶,日军却多负隅顽抗、剖腹自尽以谢天皇。相传日本士兵信奉“武士道”精神,宁可自杀也不投降,这一说法在世界各国也是流传甚广,真实的历史却不是这样。

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在日本陆军中,关东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有“皇军之花”之称,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一百五十万多万的苏联军队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忽然袭击,短短一周时间,号称精锐的关东军溃不成军。不过有精日会说,1945年日本大势已去,且兵力也不占优势,败给苏联并不是关东军军事实力本身的原因,然而在1939年,轴心国优势明显,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日本仍败给苏联红军,“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在诺门坎一役惨败。

1939年,在日军少壮派参谋辻政信的策动下,关东军绕过军部,悍然出兵外蒙,争夺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权,企图为关东军向西侵略打开道路,苏方迅速反应,派遣朱可夫集结兵力,迎战日军。苏日双方交战时间长达4个月,在朱可夫的指挥下,日军惨败,以日方东乡驻苏大使向苏联提出诺门坎停战要求而告终。诺门坎战役后期,朱可夫也早有听闻日军勇悍而不怕死,对此颇感好奇。据《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记载,朱可夫派遣警卫员将一日军俘虏带到面前,原本想要问话,便给该俘虏一瓶酒令其压惊,不料该俘虏竟不敢喝,反叫对方先喝一口,朱可夫不禁问其原因,该俘虏回复道:我害怕酒里有毒,我不能死,我还得回家继承杂货铺呢?

其实哪有不惧死之人,要么是为保家卫国,要么是军令如山,神化日军没有意义,从这个故事来看,日军怕死可是怕得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