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要烦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相亲
查看: 9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细思恐极的古代诗词,你都反应过来了吗?

[复制链接]

1688

主题

1670

帖子

55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4:3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平素读诗词之时,主要还是品为诗词中的意境,欣赏的诗词的文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但如果不是有意思考的话,很少有人会发现,中国不少古代诗词,其实阴森恐怖,甚至可以说是“细思极恐”。 那些细思恐极的古代诗词,你都反应过来了吗?




一、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出自南唐中主李璟的《游后湖赏莲花》,运用了“孙武斩宫嫔”的典故,孙武受伍子胥推荐面见吴王阖闾之时,吴王询问孙武能否训练女兵,在孙武答应之后,吴王交予孙武百名宫女,由孙武进行军事训练,然而这些宫女只顾嬉笑,并不服从孙武的指挥,孙武为保证令行禁止,亲斩女兵中作为队长的吴王爱妃。李璟以“被斩落的佳人头颅”形容水面盛开的荷花,虽然比喻形象而诡谲,但读来鬼气森森,仿佛乍一看是满池荷花,仔细看来,却是水面漂浮的人头,令人毛骨悚然。



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古代悼亡词中脍炙人口的名作,全词思致委婉,情调凄凉哀婉,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原意是说苏轼在梦中仿佛回到了家乡,看到妻子仍在窗前梳妆,相思之浓,溢于言表。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乍一读此句之时,仿佛看见夜深人静,一个女子的魅影飘然而至,默然无言,对镜梳妆,月光在女子的脸上投下阴惨惨的光彩,甚至联想起鬼片中女鬼摘下头颅梳妆的场景,如果不是面对至亲,场景其实相当恐怖。不过好好一句凄凉哀婉的悼亡名句,被这般解读,也是相当奇异了。



三、 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

出自清代词人黄仲则的《点绛唇》,全词如下:“细草空林,丝丝冷雨挽风片。瘦小孤魂,伴个人儿便。寂寞泉台,今夜呼君遍。朦胧见,鬼灯一线,露出桃花面。”“泉台”指的是“墓穴”、“黄泉”、“阴司”,想象下在黑夜当中,独自前往密林间的坟墓,呼唤墓中人的姓名,朦胧间,见到一站鬼灯影影绰绰,顺着朦胧的光影看去,是一种娇艳异常、仿佛如生的美人脸,一时间寒气附背,多少林间女鬼的恐怖场景再现眼前。



四、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这几句诗出自韦庄的《秦妇吟》,《秦妇吟》是唐朝最长的叙事诗,曾盛传一时,后韦庄自禁《秦妇吟》,之事宋元明清时期,世人只知《秦妇吟》之名,而不得见其诗,直至近代,《秦妇吟》写本才复出于敦煌石窟,经王国维和罗振玉整理研究,国人才得以见到这首失传了千余年的历史名作之全貌。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读来字字泣血,不敢回顾乱世中国的女子惨状。“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指贼寇杀来之时,女子眼见同伴被凌辱,或惨死刀下,或纷纷投井,自己为了自保,只好躲上房梁,不料大火烧来,梁下梯子被烧毁,女子在火光中惨呼求救不得,活活在房梁上烧成了灰烬。乱世惨痛,岂止恐怖,益生悲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纯真网 ( 苏ICP备16016208号 )

GMT+8, 2025-5-24 21:31 , Processed in 0.0611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纯真恋爱网

© 2024 QQ群:318505020 微信:dn137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