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文为何如此受女性青睐?是否因为女性骨子里奴性未清? 作者|蓼萧
电视剧《知否》即将热播,有一部典型宅斗网文被改编成电视剧,小说中的嫡庶之别、宅斗耍宝让一些女性读者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有一点我们值得注意,一个群体的阅读喜好,其实可以侧面反映这个群体的价值取向。

通常说的宅斗网文主要是什么情节呢?无非是正室斗妾室、嫡女斗庶女的剧情,但是近年来的风向越来越夸张,主题就是出身歧视,出身不好即大恶不赦,只配给出身高贵之人提鞋,若有“翻身”之念,则是不知天高地厚,心存妄念,活该拖出去打死,妾为贱人,通买卖,妾生子女皆是贱人,不如蝼蚁。而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几乎都深表认同。

而这种三观,哪怕不上纲上线,也难脱封建恶臭的范围,局外人对此感到好奇,开始怀疑是是否是因为封建余毒未清,然而现代女性为何热捧嫡庶之别,只是因为封建余毒未清吗?宅斗文为何如此受女性青睐?是否因为女性骨子里奴性未清?

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时代的转变,大概在十几年之前,女性向小说主流,主题还是偏励志的,即使归纳起来还是“灰姑娘逆袭”的故事,但对于出身贫寒的人物,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不歧视的,虽然剧情可能比较夸张,主要是强调女主人公“心地善良、富有内涵、奋发向上”的品质,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人富裕起来并不久,绝大数的人还是穷人,出身贫寒的女主方便代入。近几年,中国人确实富裕了起来,网文受众也换了一批人,出身小康家庭的女读者个个自视不凡,仿佛跨入了一个新的阶级,看腻或者是骨子就不再爱看穷人逆袭的故事,而是更习惯于出身带来的优越感。

比如在嫡庶神教主导的宅斗文当中,作为女主的嫡女,她的出身注定她必须高人一等,她的出身意味着她用盛气凌人的“正义性”,任何试图改变自己地位的庶女,都是对这位嫡女的冒犯,同理,正室拥有对妾室的绝对生杀大权,妾室的存在就是正室的臣服,一旦有任何试图改变地位的想法,正室天然正义地可以攻击妾室,甚至是处死,至于“贱人之身”、“妾通买卖”之类的羞辱,由于披上了古代背景的外衣,显得合情合理,不容质疑。

但说到底,古代的女人,其实都是封建社会下受到压迫的一方,从来都属于弱势,岂止这些庶女、妾室属于贱人,整体女性在男性面前,都是男性的附庸,都是贱人的存在,什么嫡庶有别,何曾是为了保障女性的利益,都是为男人服务,所谓正室,只是男性用来联姻巩固地位的工具,所谓妾室,只不过是男性泄欲的对象,正室所谓的地位,也只是男性安宅省事的工具,真正的权力一直掌握在男性手中,假如不会对男性的利益造成威胁,“宠妾灭妻”之事也不在少数,“正室”地位并不是保障,古代的女性,说到底,大部分都是可怜人。

而现代女性不再拥有对于古代女性的同情悲悯之心,主要因为古代生活离我们太过遥远,终日看到的,只是古代贵族女性华贵的衣衫珠宝、养尊处忧的生活方式,这类作者及读者主动代入了古代的贵族女性、当家主母,幻想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富贵奢靡的生活以及任意凌下的权力,这种对于权力和金钱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网络小说当中,只要设定一个高贵的出身,不用花费太多的脑筋,就可以给这一群体带来无穷的快感。

回头读《红楼梦》,《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有一点就是一个封建时代的男性,能够在普遍贱女的时代不以男性择妻泄欲赏玩的角度发现并欣赏女性的光辉,对于女性报以极大的悲悯。《红楼梦》中对于晴雯有一句判词:心比天高,命为下贱。如果换作现代的宅斗文,大概这八个字已经是恶毒配角的高度概括了吧。

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