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何 于 2019-4-10 17:34 编辑
国家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哪些城市已经走上了收缩之路 文/楼市大家谈(quanadcom) 近日,在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收缩型城市”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关于收缩型城市,提出了收缩型城市必须瘦身强提,将人口、公共资源等方面向城区集中,这意味着收缩型城市不仅周边的乡村很有可能走向消亡,也意味着收缩型城市本质已经开始面临衰退的问题。 与收缩型城市向对应的,是国家对于都市圈建设的支持,促进大城市、核心城市的进一步扩张,提高大城市的辐射力,而大城市还没完成扩张,小城市却已经开始收缩了。小城市的收缩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城市经济的衰退,意味着城市人口的流失,城市经济与人口流失,直接挂钩的是小城市的房地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早有先见之明的大型房企已经开始了战略调整,逐步从三四线城市、小城市撤出,其实就看到了小城市的前景,其实并不乐观,而国家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等于是直接将这一点挑明,收缩型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根本就难以为继,逃离的不仅是当地的房企,还有当地的居民。城市的扩张必然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而所谓的人口及资源向城区的集中,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城市面积收缩的结局。 那么,现在有哪些城市已经走上了收缩之路呢?收缩型城市一般会呈现出这四个特征: 
1、 大城市的“吸血”之前笔者曾经提到,高铁的覆盖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一种提高生活的便利的好消息,但对于城市而言,简直是大城市对小城市的掠夺工具,处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要么在大城市的辐射之下,带动自身经济的腾飞,要么干脆受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人口逐步向大城市流失,这就是我们说的“吸血”,由于大城市的“吸血”而走上收缩之路,典型的代表有南京市附近的宜兴。 
2、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城市的繁荣离不开经济腾飞,有些城市依靠完成的经济产业走上腾飞之路,而有些城市的异军突起,来自于它的资源,我们称之为资源型城市,当城市的资源走向枯竭,城市经济也就失去了支柱,城市收缩也是在所难免之事,这一典型代表城市,则是依靠石油资源发家的甘肃玉门。 3、 偏远城市的没落其实准备来说,偏远城市几乎就没有辉煌过,中国的经济存在严重的地域不平衡,东部地区显然要发达的多,而西部偏远城市,一直不见什么起色,成渝都市圈则是西部地区唯一的门面,随着都市圈化的加快,并不具备特殊优势的偏远城市将进一步收缩,这一事例数不胜数不必特意举例。 
4、 无法实现产业更新升级因某一产业而崛起,却在经济形势发生重大转变之时,却仍然不能跟上时代实现当地城市的产业更新升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中国,确实难免感到落寞,对于城市的收缩,想要拼力改变现状似乎又显得乏力,典型城市代表则是暂时还未得到振兴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