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要烦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相亲
查看: 7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大众的误读的南方人,从古至今,其实南方人更有骨气

[复制链接]

1688

主题

1670

帖子

55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2:2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已经不是消息闭塞的古代,人们在世界认识上,不该像以往那般狭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搜寻资料并不困难,然而大众依然存在不少偏见,尤其是在地域上。

之前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说是“内蒙古人骑马上学,四川人人会吃辣,新疆人一高兴就跳舞,山东人大葱不离身,兰州人高兴起来就动手拉拉面”,其实说都是一种地域偏见,而中国最典型的地域偏见,还是在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认识上。在北方人眼中看来,南方人较为敏感柔弱,而北方人则较为豪爽硬气,甚至连南方人自己都存在这种误解。然而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其实南方人更加硬气,南方人一直被大众误读,从古至今,其实南方人甚至更有骨气。



以江南人为例,在大众的印象当中,江南人一般较为温柔婉转,然而看起来作风温柔的江南人,其实民风相当彪悍,《史记》记载,“孝景三年,吴楚反”, 景帝于是任命周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吴楚之兵勇悍异常,一人可抵北方十人,也就是以一当十,周亚夫于是上书道,楚兵剽轻,难与争锋,要求景帝断绝吴楚粮道。由于缺乏粮食,吴楚之兵不堪饥饿,三月之后,为汉兵所败,可见江南人的凶悍。



而闽粤地区,历代更是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械斗,令政府头痛不已,为了镇压民间大规模的械斗,甚至需要动用军队。雍正曾经说过,“闽省文风颇优,武途更盛。而漳、泉二府,人才又在他郡之上,历来为国家宣猷效力者,实不乏人。独有风俗强悍一节,为天下所共知,亦天下所共鄙。”闽越地区的械斗,在民间仿佛是神圣的仪式,每次械斗发生,妻女甚至喜笑相送,甚至不指望丈夫能够活着回来。清代福建官员张集馨对此描述道:“凡出斗者,妻孥喜笑相送,不望生还”。



此外,南方人不仅民风凶悍,在骨气方面,甚至要使北方人感到惭愧。都说北方人更讲义气,其实相比之下,北方人性情豪爽,多重小义,而南方人更重大义。当外地入侵之时,北方涌现出更多的“带路党”,而南方反而多见誓死抵抗事件,故而南方屠城事件更为突出。南宋末年,北军遂蒙军一路南下,而南方却爆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襄阳保卫战,襄阳守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前后坚持守卫襄阳城达39年之久,一路屠城的蒙军,因襄阳城的坚守,终于改变了屠城的手段。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南京之屠,残酷的史实惨不忍睹,《扬州十日记》中写道:蛮鞑入我城池,驱人成队往前,如驱牛羊,稍有迟缓者或脚力不便者,或鞭挞或诛杀,妇女用长绳系于颈间,强行拉行,更有许多衣衫全无者在其中……满地皆是婴孩,马踏人足过后,肝脑涂地,凄厉之声日夜不绝,如同森罗鬼啸。而导致这场大屠杀的原因,正是扬州人奋死与清军拼杀,招致清军屠城泄愤。



而在这几场屠杀当中,北方汉军对于南方人的屠杀更加积极,其中以徐元吉为首,此人投降满清以后,不等满清下令,自己带头剃发,而且要求全城剃发,不从者皆杀之。归降清军的汉军将领李成栋,在攻入嘉定城后,亲自下令屠城,一时之间,主要有北方人组成的汉军八旗都成了刽子手,杀声哭声不绝。此后潮州、厦门、广州几次大屠杀,都是北方汉军最为积极。

由此看来,如果说南方人性格更“软”,其实相当讽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纯真网 ( 苏ICP备16016208号 )

GMT+8, 2025-5-24 21:03 , Processed in 0.0656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纯真恋爱网

© 2024 QQ群:318505020 微信:dn137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