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要烦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相亲
查看: 1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机急降、宣告Mayday:航空公司还想瞒什么?

[复制链接]

837

主题

837

帖子

2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7:4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航运输行业技术门槛高,普通民众无法了解其中的复杂性,若航空公司仗着自身不可替代性而不对社会公众披露信息,本质上是其对乘客的不重视,也能体现出安全管理思维的懈怠。


7月11日一早,一则通报信息开始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通报内容显示,7月10日,由香港飞往大连的国航CA106次航班,因“机组预在驾驶舱吸烟”,误把双组件当成再循环风扇关闭,导致客舱释压。随后,机组发现增压不可控,立即宣告Mayday,飞机由约35000英尺(约10600米)紧急下降至10000英尺(约3000米),期间旅客氧气面罩释放。这一消息得到了诸多航空自媒体转发和确认,机构媒体随后也介入了调查。

Mayday是国际通用的无线电求救呼号。在民航界,Mayday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词汇,一旦出现在无线电通讯中,则意味着某架飞机已经遇到了实质性威胁生命的危险情况。所以,此次国航CA106事件已然不是简单的违反驾驶规则吸烟或误操作行为。

国航在此通报流传互联网十多小时后,才于11日20时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目前机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关部门的调查,如果调查发现机组存在违章违规行为,公司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责任人严肃处理。”回应里,国航将此事件定性为“氧气面罩脱落”,并未提及流传通报具体内容。

未提及网传通报,或许是航空公司公关手段。但身处大数据环境,通报内容并非无证可查。从业内认可的航班信息追踪系统Flightradar24和Flight Aware 查询可知,事发当日,国航CA106次航班确实发生过紧急下降随后又爬升至巡航高度;而媒体报道中,涉事航班乘客提供的视频也显示机长广播了客舱失压的情况。由此可推断,网传通报的多个内容并非空穴来风。

调查正在进行,权威结果尚未得出,但此次事件的危害性已然明了。“在6 000 m(含)以上高度飞行时,航空器增压舱失压,导致氧气面罩放出并紧急下降”,这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中典型的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示例。可以说,这一示例同国航CA106事件完全一致,而“严重事故征候”则是在发生事故这一层级下,最严重的不安全事件等级。

因此,在诸多事实面前,此时我们有必要追问,航空公司在此次事件中是否尽职尽责?

飞机尽管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飞行过程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编撰了极其详细的检查单,明确了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也通过互相检查机制,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那么,高度自动化且又有检查单机制辅助下,为何会在本应最安全的巡航阶段会出现突然的客舱失压现象?在客舱恢复舱压后,为何不按检查单流程就近备降,而是重上巡航高度最终飞抵目的地?

这也就不得不质疑驾驶舱成员存在严重过错操作,也不得不让网友对网传通报内容的信服。毕竟,在万米高空中,机组是旅客安全的直接责任人,也是旅客唯一能够信赖的人,这样的一个群体的实际工作情况,必然备受瞩目。

此外,面对旅客的质询,机组并未解释问题原因;记者咨询时,国航客服称延误为“天气原因导致”。如此重大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航空公司没有及时发布情况说明,相关回应在事发后约24小时才在外界传播压力下发布,这是否也意味着航空公司对旅客安全的不重视?

民航运输行业技术门槛高,普通民众无法了解其中的复杂性,若航空公司仗着自身不可替代性而不对社会公众披露信息,本质上是其对乘客的不重视,也能体现出安全管理思维的懈怠。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民航发生了一些不安全事件,前有民航内部对某航司维修系统停业整顿的处分,后有华夏航空机长操作失误导致降落阶段双发关闭。这些应该要让所有从业者和管理者警惕,加紧全行业自我排查和重申安全要义,已经迫在眉睫。海恩法则也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纯真网 ( 苏ICP备16016208号 )

GMT+8, 2025-5-6 16:05 , Processed in 0.0520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纯真恋爱网

© 2024 QQ群:318505020 微信:dn137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