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貌似十多年前就开始突然到处呼喊“减负”、“救救孩子”,而到现在,“减负”从一个口号开始被逐渐落实,前些日子,笔者甚至看到“公立幼儿园禁止教授拼音、识字、计算”的消息,这项消息是否会成真笔者也不敢确定,但就从小学来看,孩子们能在学校的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而一些家长到现在还在支持减负,这不禁让笔者忧虑,家长们难道真不希望孩子在学校学到更多东西吗?究竟是谁在为“减负”推波助澜,家长们真不害怕穷人家的孩子无学可上的历史重现吗? 
义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对中产及穷人最大的照顾。教育不仅是牵动着国家的未来,教育还是一种资源,一种暴利工具。在国家的扶持下,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也能通过公立学校最大限度地获得教育资源,把握上升通道,知识,作为改变命运的工具其实是无可置疑的,即使会有学生抱怨,学校压得太死,学习负担太重,然而这实际上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最佳手段,也是最大可能缩小贫富资源差距的手段。假如真的听任有心人所鼓吹的减负,教育资源从公立学校外流,学生在公立能学到的东西将越来越少,公立学校资源的外流必然有一个去处,各大培训班、私立学校正等待着承接这一资源。培训班、私立学校,点出这个相信大家也看明白了,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对于资本家来说,教育和医疗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两块蛋糕,医疗资源私有化已经有些苗头,资本家又将歪心思动到了教育资源上。中国绝对是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但家长们可以接受在培训班学习钢琴、绘画,能否接受在培训班学习数学、英语甚至是语文呢? 
笔者未必赞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但作为家长却不能不在意起跑线问题,想象以下,如今幼儿园不允许教授算术拼音,你能想象孩子进入小学后还是一张白纸,而别人家的孩子已经通过培训班学会了算术拼音吗?家长真的甘心为孩子的教育花费比诸从前双倍的价格获取比以前更少的资源吗?家长自然是不愿意的,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考虑孩子未来的发展,都不愿意见到这么情况。 
难么谁在故意助推教育资源外流呢,当然是指望大发教育财的资本家和一些富人了。教育资源绝对蕴藏的巨额的利润,大势所趋下,哪怕家长不愿意,也会被裹挟着将钱财投入培训班等机构,因为到时,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已经被掏空,在学校孩子已经学不到东西了。起先是培训班,再接下来是私立学校,笔者看见巨额的利润明晃晃的就要灼伤资本家的双眼。富人为何要助推这一现象呢?笔者最忧虑的问题出来,这就是中国阶级固化问题,对于已经成为富人阶层的人来说,最好封锁其他人的上升通道,穷人越来越愚,越来越穷,自己的地位也就越稳固。 
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国古代,达官巨富们通过私塾培养自己的子孙,穷人是上不起学的。中国公立学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的扶持,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推行,私立学校则意味着高昂的费用。笔者忧心,愈演愈烈的培训班、私立学校,是否会是私塾的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