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otato 于 2018-8-17 16:50 编辑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买房几乎成为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大事,房产市场也因此备受瞩目。最近一系列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却引发了房产市场的动荡,未来楼市的走向更让人捉摸不透。 
对此,人民日报用两个字诠释了楼市的调控态度:“紧”是未来调控手段的力度将会逐步加紧,“稳”是未来楼市合理稳定的目标。据统计,我国一线城市,住宅价格相对缓冲,二、三线城市的涨幅也有所回落,这一番调控还是有效果的。当然,如果后续个别城市再出现房价猛涨的现象,当地的调控必然更紧,政府已经对炒房现象零容忍,势必会干预已经走样的市场。国家实现“房住不炒”局面的决心,让炒房者岌岌可危。他们不怕大起大落,反而是市场一旦稳定,他们就失去了发挥的空间。 
然而,在这严控的背景下,开发商的积极性似乎也不比往常,于是就有人又开始担心,这样下去,市场的供给会不会短缺?其实,一旦调控政策真正严格地落实,那些开发商会意识到反抗无效,不再心存侥幸。相反,如果他们认定,各地政府对土地的财政依赖,更甚于开发商,恐怕再多的政策也无济于事了。 
凡事相辅相成,有兴就有衰,有堵就要疏。在严“堵”炒房现象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相应的“疏”。在优化各方面供给的前提下,快速适应城镇化与人口流动,科学而合理地制定出住房的发展规划,明确住房和土地的规模、时序、结构等诸多因素。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要将长效机制尽快完善,加速建立租购并举的制度,只有长效机制与住房制度加“紧”完善,楼市之“稳”才能实现并持续。 
“疏”“堵”并存,这就意味着,将来的调控更不可能放松,但房价势必会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如此一来,就无需忧虑楼市的大起大落,可以只凭自己的需求作出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