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otato 于 2018-8-30 13:22 编辑
近一年时间,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一直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由于楼市的去库存化,很多城市的房价翻番上涨,对购房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尤其重要的是,虽然三四线的房价领涨全国,但并非是某一个城市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而是以接力的形式,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地涨。如此一来,房价的低谷逐渐被填平,有上涨空间的城市也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楼市趋于稳定,而撤离的机会也逐渐减小。 
根据数据,有一些城市在去年几个月就翻了一番,这种所谓的乱象,与收入等多重指标都没有关系,只是市场的热度提升,所以现在已经挺不住了。即使如此,也仍有个别城市,还在为预期包装,地铁房层出不穷,房价涨得狂热,与此同时,那些热度已经褪去的城市,挺不住了的房价,就开始下跌了。、 
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三四线去库存提房价的目的,是挽救濒临崩溃的当地经济,实体经济发展不乐观,甚至连工资都已经发不出来的城市,需要房地产行业的刺激。考虑到收入和支出间微妙的平衡,举个例子,一个月工资只有两三千的百姓,让他去买每平米一两万的房子,这不是为难人吗?所以又有了货币安置,加大了资金量的同时,又降低了资金的成本,这些资金流入楼市,帮助这个城市力挽狂澜,减轻了当地政府的压力,而且这些钱,只能用来买房子,进一步刺激了楼市。 
按照规划,到2020年,棚改将基本完成,那些破旧房屋都会被拆除。对于那些拆迁户,不费力气就可以住上更大更好的房子,自然是件好事。然而,虽然百姓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但对于房价的刺激,势必会更大,结果就不是预期的量变,而是意料之外的质变了。 这就与当地政府背道而驰了,本来改革就是为了解除楼市这个麻烦,将主要精力转回到实体经济上,结果,因为房价的暴涨,大量资金被卷入楼市,又重新陷进这个死循环中。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各地只能放慢节奏,徐缓图之,防止楼市大规模变现。 
不久前,央媒更是明确表示,“楼市调控开始面向三四线展开,房住不炒的理念,中小城市也不能例外”,所以别总想着多赚一分是一分了,早撤少损,等到房价不涨了,哪个人又能全身而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