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作为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南京开始在中华门边建设新的南京城墙博物馆,预计2020年建成开放。新建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将作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南京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争取把中国明清城墙列入我国2020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使之早日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南京明城墙自明初开始大规模兴建,距今已有650余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地面遗存最大、原真性保存最完好的城市城墙,也是南京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名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南京明城墙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使之彰显出新的时代精神,不仅是南京市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近年来,南京通过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修缮、环境整治与创新利用,让明城墙这样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从高处俯瞰南京明城墙。肖海林摄/光明图片
市民在南京明城墙上参与“猜灯谜,过新年”活动。王新摄/光明图片
俯瞰中华门。李玮摄/光明图片
南京城墙博物馆建成后效果图。
抹平皱褶风光不与旧时同
朱自清曾这样评价南京:“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而明城墙就是南京规模和体量最大的古董文物。 1356年,朱元璋攻下南京后采纳了谋臣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用21年时间,终完成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格局。现在完整保存了25.1公里,是世界最长、原真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
然而,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起人为的破坏和数百年光阴的打磨。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蚀加之年久失修、几经兵乱,明城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之前的城墙墙体不牢固,上面长满了杂草,城砖上都是刻画的痕迹。”喜欢拍摄城墙的摄影师蒯超见证了明城墙“焕然一新”的变化史,“现在经过政府的修缮,我们的城墙更有味道了,拍出来的照片也更好看了。”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不断加大对城墙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将城墙保护相关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为了让明城墙“旧貌换新颜”,近年来,南京市在“修、护、防、测”等方面同时发力,对明城墙进行修缮工作。在修复上编制《南京城墙保护与修缮技术导则》,为修缮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技术指导;在养护上清理城墙本体,阻止和延缓城墙的劣化速度,为城墙“延年益寿”;在防汛上定期对城墙进行全面检查,对城墙险情险段做好记录;在监测上建立南京城墙遗产监测预警平台,使用信息技术整合遗产信息资源,对城墙进行合理保护、科学管理。
如今的明城墙,以崭新、亮丽、古朴的新面貌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
融文入砖明城墙更是“民”城墙
夏夜,行走在武定门城墙旁,跑步的市民、跳广场舞的老人,在古城墙旁混杂出独特的市井情怀。位于城墙“腹中”的“垣里书香”书吧更是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我就住在这附近,每天晚上下班后,我都会来散散步,走累了就到书屋里来看看书。”市民张晓兰告诉记者,昏黄的书灯下,能够享受一个人的阅读时光,感受这座古老的城市中永远不变的人情书意。
在南京,像这样藏身于“墙肚子”里的城墙书吧共有10家,这一个个饱含书香、墨香、茶香的“文化驿站”,让市民游客有了驻足休憩、品读金陵古韵的文化空间。
“南京城墙在市民心目中的感知度、认知度一直不够,针对于此,我们推行了一系列措施让古城墙融入市民的生活。”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专职副书记曹方卿告诉记者,除了打造城墙书吧、开设文化创意产品店、城门挂春联等文化类活动之外,他们还举办了三十六丈城墙跑、徒步城墙等体育类的活动,让市民在阅读中了解南京城墙的历史与文化,在运动中感受南京城墙的厚重与深邃。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口抄一抄。看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在玄武门城墙边,市民张建江教6岁的孙子唱关于明城墙的童谣。“我一有空就带着我的小孙儿来玄武门这边逛一逛,教他唱童谣,给他讲明城墙的故事。”张建江说。
如今的明城墙已经一改当初断壁残垣、破败不堪的惨状,不再是过去人们无法企及的高大冰冷的城市边界,而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旅游者品鉴游玩的好去处。人们可以真正踏上明城墙、触摸明城墙、感知明城墙,在一砖一砾中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
申遗之路传承文化记忆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墙,南京城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推动南京城墙申遗,亦是南京广大市民的心之所向。
从2006年江苏南京、陕西西安、湖北荆州与辽宁兴城联合申遗以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已走过了十二个年头。200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南京、西安、荆州与兴城四地联合申报的“中国明清城墙”榜上有名,由此南京明城墙开启了申遗之路。2012年,国家文物局对预备名单进行了更新,可喜的是“中国明清城墙”依然在列,此时联合申遗的团队中又多了四名新成员——湖北襄阳、安徽寿县、凤阳和浙江临海。2017年9月11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办专家聘任仪式举行,聘请多名专家学者指导申遗工作。
今年5月28日,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第六次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列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预备名单的南京、西安、荆州、兴城、襄阳、临海、寿县、凤阳八城市代表,及拟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项目的开封、正定、张家口(宣化)、长汀、肇庆、歙县六城市代表和专家学者共同为申遗出谋划策。时至今天,南京明城墙依然在申遗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申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保护和利用,让城墙成为这座城市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物化见证。”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夏维中说,政府和市民为此做出的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正是一个城市深沉的文化自信、强韧的文化自觉的体现。
(本报记者郑晋鸣本报通讯员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