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何 于 2019-5-29 18:55 编辑
农村新生儿占比达66%,为楼市的未来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文/楼市大家谈(quanadcom) 支撑楼市或者说支撑房价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从表面看来,是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规模数量,而究其本质,在于购房需求。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当地居民收入较高,房价未必上涨或者房价未必保持较高的水平,因为当地未必存在充足的购房需要,好比唐山,唐山市2018年GDP总值为6955亿元,在河北省内排名第一,已经超过了省会石家庄,然而2019年4月份,唐山市房价均价仅为8268元,在河北省内排名第9。 
人口规模较大,人口数量较多,房价未必上涨或者房价未必保持较高的水平,因为缺乏购买能力,好比河南周口,2018年,河南周口常住人口为876.22万,在河南省内排名第三,然而2019年4月,河南周口的房价均价为4780元,在河南省内排名倒数第一,究其原因,在于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购房需求是房价上涨、房价保持较高水平的真正基础,因此,农村新生儿占比达66%,为楼市的未来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农村新生儿占比达66%,对于楼市而言,为何反而是件好事?根据这一观点,可以得到解释。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虽然目前城市的年轻人买房依然困难,但已经不存在真正的买房必要性,因为自己原本就城里人,在城里有住房,就算买不起新房,大不了住在原来的旧房子里,也不至于物价可归。此外,城市年轻人或许现在还比较缺房,然而后代却不一定的缺房,城市以独生子女为主,很可能二十年之后,后代拥有三四套房子,父母一套,祖父母一套,外公外婆又是一套,根本就不需要房子,购房需要并不强烈。 
但如果是农村人的话,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从配套资源、交通便利、就业机会等方面,越来越不适于现代人的居住,农村人纷纷进城定居,在城市买房,而买房的需要更加强烈,一旦不能在城市买房,意味着农村人只能在城市漂泊,因此,农村人进城买房,是房价上涨的重要动力,农村人进城后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楼市带来了大量的购房需求。 
原本关于房价的未来走向,多数人猜测,随着城市购房需求的饱和,房价将逐渐失去上涨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房价自然下跌。然而从新生人口城市农村比例来看,农村新生人口占比达66%,大于城市新生人口,农村人口长大后,必然需要在城市买房,所以说,还有5亿农村人还没进城,可能还是保守估计,未来农村人进城购房,将为楼市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楼市依然具备较大的潜力,20年后也许房价依然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你觉得“农村新生儿占比达66%”是好是坏?欢迎发表看法。 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