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要烦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相亲
查看: 1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后“割韭菜”惊动最高检 “抢帽子”赚75万获刑11个月

[复制链接]

837

主题

837

帖子

25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0:2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曾经报道过“黑嘴”廖英强被证监会处罚的事件。

证券节目主持人廖英强面对证监会1.3亿元罚单竟然轻松笑言,这笔巨额罚款相当于给他“打了个广告”。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笔“轻松”的罚款廖英强也没有及时缴纳,登上了7月2日证监会公布的“老赖”名单。

每经小编注意到,7月12日,最高检察院发布有关金融犯罪的第十批指导性案例。其中,一位80后“股评家”朱炜明被判有期徒刑11个月,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人民币76万元。

尴尬的是,朱炜明非法获利的金额也只有“区区”75.48万余元。为了这点蝇头小利,他将付出11个月牢狱之灾的代价。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件

在最高检的通报的案例中,朱炜明1982年7月出生,是原国开证券上海龙华西路证券营业部的证券经纪人,还当过上海某知名财经节目节目特邀嘉宾。

在任国开证券营业部证券经纪人期间,朱炜明凭借该电视节目特邀嘉宾的身份便利,多次以“抢帽子”交易的手段操纵证券市场谋取利益,非法获利75.48万余元。

最终,朱炜明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罚金人民币76万元,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抢帽子”交易,起源于早期证券交易所内交易员喊价的动作,引申含义是指证券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公开评价推荐自己买卖或持有的证券,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主办此案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顾佳介绍说,抢帽子交易之所以能够获利,构成犯罪,关键因素有三个方面:

一是“人”。实施抢帽子交易的人,往往对股市的预测能够让很多人产生信任。当行为人是证券从业人员时,这种信任度就更高。本案中朱炜明是所谓股市名嘴,是证券公司经纪人,同时受聘担任某电视节目嘉宾,每周五晚上在节目中评论股票,其节目拥有大批观众,足以形成影响股市交易价量的资金流。

二是“反向交易”。实施抢帽子的人总是事先打好了埋伏,对其推荐的股票,自己抢先买入。一旦股价上涨,在他人买入的当天,他就已先期卖出,抢了时间差,赚了利润,把跟风买进的散户“套牢”。

本案中,朱炜明违背了证券经纪人不得买卖股票的从业禁止规定,用父母、祖母户名的股票账户每周四提前买入大量股票,周五上电视节目进行公开推介,引诱收看节目的投资者在下周一的交易日内跟风购买,推动股价上涨。自己却反向抛售牟利,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是“情节严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抢帽子交易必须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本案中朱炜明获利75万元,操纵多只股票,明显影响被操纵股票交易价量,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

证监会此前曾经重罚

每经小编注意到,早在2016年,证监会就已经对朱炜明进行了“罚一没三”的顶格处罚,罚金总计1810万元,并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处罚书显示,朱炜明曾于2010年8月20日至2014年8月26日期间担任国开证券上海龙华西路营业部经纪人,持有证券经纪人证书,从事股票经纪业务。其父朱某荣、其母孙某英和祖母张某英都于该营业部开立上海股东账户和深圳股东账户,经证监会查证发现,朱炜明在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期间,控制朱氏账户组买卖海螺型材、神剑股份、襄阳轴承等共计132只股票,盈利452.67万元。

尤其是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8月25日期间,朱炜明在“谈股论金”栏目中,通过明示股票名称或描述股票特征的方法,公开评价、推介利源精制、万马股份、博晖创新等10只股票,并在公开荐股前先行建仓买入,公开荐股后的3个交易日内卖出,获利43.93万元。

处罚决定书指出,朱炜明作为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先行建仓买入后公开荐股的两项行为均违反证券法规定。

证监会决定责令朱炜明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朱炜明违法所得约452万元,并处以约1358万元罚款,同时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专家建议:别信小道消息顾佳指出,朱炜明案件显示出证券违法犯罪的新手法、新类型层出不穷,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议证券市场监管要进一步从严,对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违法行为监管要加强。

同时,他也提醒投资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盲目听信小道消息,对股市要多一些理性判断,不能被人当作了“韭菜”,多一份风险意识,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据了解,非法证券活动涉嫌犯罪的案件,来源往往是证券监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案件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与证券监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证券监管部门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检察机关通过办理证券犯罪案件,可以建议证券监管部门针对案件反映出的问题,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和相关制度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最高检官网、证监会官网、中国基金报、中国证券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纯真网 ( 苏ICP备16016208号 )

GMT+8, 2025-1-9 05:19 , Processed in 0.0723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纯真恋爱网

© 2024 QQ群:318505020 微信:dn137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