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 这是黄金般四十年,亦是史诗般四十年。从过去到未来,从国家到个体,这方土地所有的一切,无不因此熠熠生辉;这个国家的光荣和梦想,无不因此信心倍增。 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南京的40年变化,正是改革开放成就的具体展示。这座古城的繁荣兴盛,市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等等,都在用事实诠释着改革的内涵,形成南京这座城市的品格和精神。 来,说出你的故事——从即日起至9月底,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开展“南京40年•百姓心声”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活动面向广大市民,通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通人生活和工作中的故事和心声,记录下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与幸福瞬间,充分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40年来的沧桑巨变,激励人们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蒲扇曾是夏日必备的纳凉工具(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年的夏天,妻子从网上买了3把手工的芭蕉扇,拿到手里摇起来,气息清新,又是熟悉的回忆味道。 记忆的画卷不断向前翻,七十年代,芭蕉扇是最醒目的纳凉工具,到了炎热的夏季,走在哪里都是人手一只。 1981年的4月1日,南京当时最大的新街口百货商店的临街橱窗里,摆上了3台“蝙蝠”电扇,昼夜运转。这些产品下面还用醒目的字体写着:“从4月1日起开始运转,请您算一算,到今天共运转了多少小时?”这年的9月17日,记者崔秀芝在《新华日报》发了一篇文章《“蝙蝠”风扇运行四千多小时完好如新》,这件事成为南京一大新闻,引起了轰动。从4月1日开始的2个月的时间里,新街口百货商店销售的2037台电扇中,蝙蝠的销量居然占了九成。 蝙蝠牌电风扇(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出生于1987年的冬天,翌年,防暑降温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父亲花了近3个月的收入,终于为家里添置了一台像样的家电——电扇。母亲告诉我,父亲抱着刚买的电扇走进村子的时候,许多邻居都跟了过来,边看边问是什么牌子的,什么尺寸、多少钱…… 电扇是蝙蝠牌的,是当时时髦的落地扇,淡绿色的扇叶配着一副银白色的网罩,分外耀眼。它可以上下左右转换角度,可以摇头,也可以定时。插入电源,中间横杠上有指示灯,定时开关的左右有一对洁白的花灯。电扇下面是一个圆形的底座,底座下有小轮子。 蝙蝠牌电风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了电扇,就不用靠手摇扇子度夏了,母亲也就不用整夜整夜用手重复那个呆板的动作,手也就不会发酸发麻了。渐渐地,全家人挤在一起在树下乘凉的场面消失了。许多家庭先后有了电扇,越来越多的人进了乡镇企业或者进城打工,成了真正的工人,人们喜悦地忙碌着、充实着。 再后来,电扇的种类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款式和色彩越来越美丽,或豪华、或典雅、或可爱。功能和质量也越来越上乘,遥控、定时开关机,轻轻一按,调节自如。我家先后又购置过许多台电扇,几乎每个房间都有电扇的身影,客厅里高高挂起了大吊扇,一家人在这里吃饭最凉爽。我的房间里也有了台扇,夏日里读书写字都很惬意。那台蝙蝠牌电风扇,也依旧在转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2000年左右,空调开始普及起来。到现在,几乎每家都拥有空调。炎炎夏日,闷热难耐,只要你跨进空调的世界,凉爽就会扑面而来,渗透进你的每一寸肌肤,让你不得不感叹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聪明才智。 如今,南京的夏天依然很热。打开空调,在办公室里敲下这篇文字,我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年轻脉博。 时光随着那台蝙蝠牌电扇的旋转,在不经意间缓缓流逝。从芭蕉扇、电风扇再到空调的飞跃,见证了一个家庭度夏用具的巨大变迁,也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