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象不要烦了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相亲
查看: 1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咋叫“打热荷”,为嘛“西风不过酉”,老南京满满的乘凉记忆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666

帖子

204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5 13:1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江之滨的古城南京,素有三大“火炉”之一的称号,老南京恐怕都有这样的感受,较之今天,旧时南京的夏天尤其炎热,在寻常人家,连电风扇都鲜见的那会儿,空调就更不敢奢望了。盛夏之际,每到夜晚,人们总是赶早吃晚饭,囫囵洗个澡,想尽快逃离那低矮又拥挤不堪的小屋,到屋外去透透风、乘乘凉。作为普通劳苦大众,最常用,也最实际的首选地点,当然是自家的天井,或是门外的场院、地角了,那样的盛夏乘凉图今天是再也不会重现了。
世代居住在古城的人们,年复一年,捱过“百日大难”的乘凉情景,夏夜里其乐融融的光怪陆离却又蕴含哲理一定哲理的趣事,至今还萦绕在老南京们的脑海里,不时就会浮现出来。
以讹传讹闪电误称打热荷
老南京恐怕还能记得,在乘凉时刻,常常到了夜深,远处便会有一闪一闪的亮光划破夜空,却无任何声息,这时,那些依然没有入睡,坐在竹椅上还在为已经熟睡了的孩童摇着扇子的老人,就会郑重其事地说,“这是在打热荷呢”,并且郑重地告诫道,明天还将会更热。
现在看来,当时人们所言及的打热荷,其实是一种夏日最常见的天气现象,说法并非科学。打热荷即是打闪,说明在远处的某个地方此刻正在下着雷雨。那么为何听不到雷声呢?这就要从物理学上来查找了。因为光波速度极快,且能传播很远,声音传播就比较慢,而且衰减得厉害。“打热荷”时听不到雷声,与打雷时先见闪电后听见声响,都是一样的道理,说明我们所处的位置,离下雨的地方很远。不过,老人们对未来天气的预测倒是有依据的,“一场夏雨一场热,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南京民谚可为佐证。
打热荷是夏夜乘凉时刻,我们耳际最常听到的说法,虽然是种误传,然而直到如今,上了些年纪的人,如果偶然提起打热荷之词,就会感到十分亲切,旧时情怀,昔日风情,便会油然而生,耐人寻味。
西风不过酉根源是鳏夫
南京这地方也真怪,每到盛夏时节,度过白天的时光,相对来说还是较容易些的,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到了傍晚以后,也就是自“酉时”始,所有的树头似乎都接到了命令,立刻停止不动,空气好像霎时间便凝固起来似的,蚊子叮,扇子扑,又闷又热,这个时段实在是难耐啊,究竟是何缘故呢,喜欢追根寻源的我们这些后生,在乘凉时刻,终于从那些长辈们的口中找到了答案。说来很简单,他们的回答是:因为南京的夏天,多刮的西(南)风,据说这个西(南)风呢,他是个鳏夫,每当到了傍晚,家中没有人烧饭,他是回家烧饭去了。所以,南京就有个民谚,说是“西风不过酉”。传说归传说,但是这个民谚倒是灵验得很呢。
对此,气象学上的理论是,每每这个季节,高空基本上都是西风。而且越是晴天,高空西风越盛行。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地面很热,白昼对流盛行,地面气流上升,同时高空气流下沉。由于高空气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它下到了地面,由于它的惯性作用,仍旧维持它的原来的西风方向,这样在地面上白昼就盛行着西风。可是到了夜间,因为天空无云,地面冷却的缘故,地面气层凝聚不动,所以风力极小,造成了白昼西风夜间静的现象,所以说南京人所言的“西风不过酉”是有相当的科学根据的。
七月七传奇故事一大箩
七月七看巧云,七月七开南天门,还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七月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可谓人人耳熟能详,说也说不完。
每当到了七月七的这天,躺在竹床上或藤椅上,遥望着天空中美妙的变化多端的云,回想着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的我们,就会听到大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说,阴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还能够看到开南天门,如果你在南天门开启的那一时刻,有幸看到了慈祥的王母娘娘,这时候,你只要赶紧将砖头,或是什么别的东西搬回家里,到了第二天,它们就都会变成金子的。
听说以后,我们都浮想联翩,一个个信以为真,小小年纪的我们,天真地期盼着能够发财,得到令人神往的金子。门口几个小把戏私下还商量着,到了这天夜间,我们干脆就不睡觉,轮流值班,到时候唤醒大家,非要看这南天门开启。令人遗憾的是,实在是很不争气,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从来也没见到南天门的影子,往往还等不到那一刻,小家伙们一个个早就都进入梦乡了。
下雨了的假警报司空见惯
乘凉时刻,每天还会听到下雨警报,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南京人有个说法,夏天乘凉不能受到露水的侵扰,淋到露水,人会觉得不舒服,第二天就会全身没有力气,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所以,我们那时乘凉,基本不会整夜露宿,往往在凌晨来临之前,相继回到屋子里继续睡觉,只有少数家中特别困难的人,才会整夜在外过夜的。每每到了下半夜,就不断会听到各个人家低沉的,呼唤自家孩子回家去的声音。因为入睡时间很晚,这时候小孩子睡得往往很沉,总是极不情愿,连喊几遍都不见效,“下雨了”,便成为大人的一个“撒手锏”,听到下雨了的警示,孩子这时就会一骨碌地爬起来。
那时候的南京,相对说,人口不像今天这样密集,天井、场院上、巷子口、马路边,相对凉快些,可供安放竹床、椅凳的地方也比较多,整个城市随处可见纳凉人群,只见一张张竹床,一副副门板,一把把椅子,纵横交错,男人们上身打赤膊,女人只着圆领衫,人手一只芭蕉扇,不分彼此,没有尊卑,邻里之间共同品尝西瓜、冷饮,拉家常、说故事,一道度过漫长的炎热夜晚,那样的纳凉胜景,如今怕是很难看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纯真网 ( 苏ICP备16016208号 )

GMT+8, 2025-1-11 05:01 , Processed in 0.0719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纯真恋爱网

© 2024 QQ群:318505020 微信:dn137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