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何 于 2019-4-19 18:04 编辑
房价真的降不下来吗?能否重复手机的降价之路 文/楼市大家谈(quanadcom) 前几天鹤岗住房的白菜价,让大家看到了低价住房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白菜价的出现,其实是建立在城市收缩的基础上,这些白菜价的住房首先是棚改住房,其次是鹤岗市原本就资源枯竭、经济衰退、人口流失,并不具备支撑房价的基础,未来很有可能面临房价进一步下跌的问题。而对于年轻人而言,关心这种收缩型城市的低价住房并没有意义。 
未来年轻人必然是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年轻人买房也只是在自己工作的大城市以及都市圈内买房,令年轻人在意的并不是偏远城市房价能不能降下来,而是自己需要买房的城市的房价能不能降下来。就目前来看,一二线城市再次呈现房价上涨趋势,因此不少人认为,即使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在中国房价也降不下来,房价只可能出现暂时性下跌,降到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程度可能性不大。 但是对于这一观点,有网友提出了另类解读,手机怎么降的价,房价就怎么降下来。房子和手机究竟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说是原先电话刚出现的时候,安装电话的人家还比较少见,因为一部电话的安装费需要3000多元,这并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而等到有钱人电话安装得差不多之后,电话安装的价格开始逐渐下跌,跌到大部分的家庭都能安装得起的地步。同理,手机也是一样,90年代大陆刚出现大哥大之时,一个大哥大需要上万块,完全是有钱人独有,然而手机从上万降到几十几百块,也就没几年的事。智能机出现之后,有钱人可以花成千上万的价格买手机,条件较差的花上几百块也能凑合。 
而房价也是同理,中国并不是住宅不够用,而是炒房过于疯狂,楼市泡沫严重,房价超出了居民的购买力,也就是说,现在的房子就像是以前的手机,最开始只是给有钱人准备的,等到有钱人都买得差不多之后,住房仍然需要市场,此时房价下降也是顺理成章,只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时间,要比手机持续的时间要长。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房价能否重复手机的降价之路。 房子和手机,毕竟还是存在本质的区别,房子是生存基础,但手机却并不是,房子的制造成本也不是手机可以同日而语的。富人将手机买得差不多之后,如果炒作手机,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手机的高价并不会普通人觉得高不可攀,而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无法保证竞争对手户不会采取降价的方式拉低手机价格,最终只能导致以靠近成本的方式全面降价。 
但是住房不一样,住房是生存必需品,即使富人将房子买得差不多之后,房子转卖或者出租,同样也具有巨大的盈利空间。随着人口向大城市的进一步集中,购房需求也只会相对提高,为房价上涨提供动力。 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