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楼市大家谈(quanadcom) 之前网络上有一句话引起大众的热议,甚至引来不少人的唾骂的,起因是有网友提到,“现在谁家里还没有一套房啊,只有又蠢又懒的才会没房”,这句话一时令不少还没买房的年轻人感到不平,纷纷嘲讽是“百姓为何不食肉糜”,然而认真来说,这句话其实也不能算是说错,如果家里一套房也没有的话,难道全家人都租房或是睡在在大马路吗?值得争议的,是年轻人自己名下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如今,买房已经成为结婚的标配,女方决定结婚之前,自然不是看结婚对象父母有没有房,而是看男方自己有没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妻其实并不愿意和父母居住在一处,总结起来,似乎需要两套房才足够居住。在中国,家里有两套房究竟是什么水平?这句话乍一听,其实是不少人表示羡慕的水平,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有两套房照样觉得没房住,尽管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明明拥有两套房,为何还是觉得不够住? 在众多购房群体当中,农村独生子女,其实是最受忽视的一类群体,与城市居民不同的是,农村独生子女通常面临着更大压力。一方面是农村自建房的压力,尽管比起在城市买房,在农村买房的成本要低得多,但同样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村年轻人而言,农村一套房城市一套房几乎是标配,这几乎是新时期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当然,不少农村年轻人的农村自建房,通常由父母出力,而城市商品房的购买,自己并不能置身事外。 
目前多数农村出身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的首选,依然还是一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不仅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提供更高的薪资,因此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年轻人就业选择在一二线城市,而买房则选择回到家乡的小县城,所谓的家里拥有两套房,指的是农村一套自建房,县城一套商品房,这种情况下的家里两套房,开始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年轻人返乡置业热情的降低,是今年开始广泛受到热议的一个话题,年轻人之所以不愿意回到家乡买房,是因为即使回到家乡买房,其实也是一种浪费。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空置的,但实际上,年轻人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工作,家乡的房子,顶多只有在过年前后的十几天才能住得上,其余时间均处于空置状态,导致自己家里明明拥有两套房,依然还是买房住,一边需要还房贷,一边需要租房居住。 
但如果卖掉家乡的住房在一二线城市买房,巨大的房价差导致不少年轻人根本就不敢冒这个险,只能继续维持名为有房、实为无房的状态。家乡的购买的住房,真正的作用,大概就只有失去工作能力之后的养老作用。 你是如何看待这类农村出身的年轻人的住房压力呢?欢迎发表看法。 长期坚持创作不易,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大家点个赞,以示鼓励。喜欢我就关注一下哦,谢谢。
|